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山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

朝代:宋朝|作者:释智愚|
不拜星坛不步虚,裂冠来下死工夫。
地炉深处烧红叶,曾记三生旧话无。

赏析/鉴赏

【原题】:
西蜀言道士昔同夏岳三十年后著僧伽梨衣复会于双林

猜您喜欢

  • 1.《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宋朝·辛弃疾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君知否 一作:公知否)况有文章...
  • 2.《南归诗十八首·伯兄性寡营明朝·李流芳 伯兄性寡营,生理日萧条。两弟皆食贫,汲汲度昏朝。为农力不任,课儿亦无聊。余润或望余,自顾无脂膏。今当遂长往,念此中心焦。...
  • 3.《阳江环翠堂中留题四首·其二明朝·王弘诲閒开图画即丹丘,望里云山总卧游。玄草尚疑扬子阁,月明何似庾公楼。
  • 4.《癸卯除夜怀周子标上舍二首·其二清朝·方仁渊一樽细论十年前,携手狂吟后世篇。古帖爱临松雪本,新诗同赏菊花天。人当风雅心多妙,地隔尘嚣室自妍。记否灵岩前度约,寒梅开放又经年。
  • 5.《早朝六首·其一明朝·江源未央朝谒正逶迤,北极长尊仰圣时。曙色惭分双阙下,春光欲上万年枝。云开五凤楼层矗,花覆千官淑景移。四海一家无事日,和鸣双凤喜来仪。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