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戢戢虽聚头,脉脉俱俯地。
既言是姊妹,又却相妒忌。
面痕赤未没,尽是伤爪指。
不然睡未醒,被人沃井水。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答陈涣见赠宋朝·周孚好学有如此,肯来从我游。閒名知未谢,老面不胜羞。政复勤三上,行当让一头。寒鱼在沮洳,纵有不须求。
  • 2.《次韵和酬宋朝·释契嵩襄阳习子不贪官,欲友幽人拟道安。冒雪履霜临岁杪,攀萝挽翠到云端。初论浮世惭年老,久对清规苦夜寒。空感知音何以报,但誇山水富君看。
  • 3.《偈二十七首·其二十三宋朝·释绍隆病起云山草木秋,浮华世事谩悠悠。从来万法不为侣,何以韶阳六不收。
  • 4.《题宋人江泊图明朝·李肇亨爱见江边树,萧疏落照前。远峰分霁色,小坞共寒烟。雁迹留沙渚,猿声到客船。十年湖海梦,今日倍依然。
  • 5.《得茅鹿门别驾广平消息明朝·沈鍊故人嗟远道,书是雁传来。不因迁客苦,谁为寄江梅。驿路长驱马,官亭独举杯。悬知汉廷吏,当识贾生才。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