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有话故祕监京师旧宅因而伤之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等闲荣谢已愁闻,况话三公极宠身。
青史尚为今世事,朱门不是旧时人。
文章散入诸蕃口,花药留添上国春。
生死交情浑易见,有谁过此为沾巾。

猜您喜欢

  • 1.《同欧阳晦夫邂逅游风洞宋朝·曹辅一水群峰翠若堆,洞天终日鼓风雷。每怀绝境超然处,却与幽人偶尔来。
  • 2.《咏南山诸胜·涤心沼宋朝·杨杰纵有狂风生,未尝险浪起。何当招世人,来此鉴清泚。
  • 3.《十四至茂屿庄作明朝·包大炣沿洄遵曲渚,弭棹碧山中。龙卧云长护,溪回路转通。千林衔落日,一雁下晴空。谩喜同仙侣,追陪得谢公。
  • 4.《滹上即事明朝·石宝晚烟如带拂城头,城下滔滔滹水流。东海游龙归古庙,西山浓翠贴谯楼。种荷使者今安在,横笛儿童不解愁。惟有春风长浩荡,年年吹绿到芳洲。
  • 5.《卫鞅明朝·李贤变法初心只霸秦,却言王道信非真。贪商不悟羊狐喻,车裂方知祸此身。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