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古山人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喜闻吉事怕闻凶,天下人心处处同。
乍出山来言语拙,莫将刺字谒王公。

猜您喜欢

  • 1.《赠荀慧生近现代·老舍 荀生胸有好山川,笔下风流胜自然。赠我云林一段景,长松巨瀑接青天。
  • 2.《天仙子·宴五侯席上作宋朝·侯寘暖日丽晴春正好。杨柳池塘风弄晓。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香缥缈。玉帐靓深闻语笑。新赐绣鞯花映照。须信浓恩春共到。汉家飞将久宣劳,迎禁诏。瞻天表。入卫帝庭常不老。
  • 3.《渡淮寄内明朝·王樵夫妇于今兮各白头。嗟我中路兮复远游。感子送我兮意绸缪。手整衣裳兮与衾裯。昨夜秋风兮淮水陬。睹物兴怀兮涕交流。昔日相从兮此停辀。往返再经兮罹百忧。今我单行兮子独留...
  • 4.《又送文益兼怀文信文善元朝·戴奎天寒冀北野,草黄骐骥空。风吹鸿雁断,相失云万重。人生笃天伦,所愿出处同。一朝异南北,惆怅成飞蓬。君不见杨家椿津义让敦,千古共称贤弟昆。又不见淮南俗夫良可鄙,尺布...
  • 5.《七月十八夜坐见月明朝·吴懋谦冉冉生明月,清辉白露浓。有情窥旅帐,无语度疏钟。影落吴江树,光连江上峰。我生似黄鹄,何处税行踪。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