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江茂才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少小尚英奇,高谈与众违。
久穷才信命,远客合思归。
箪食非无乐,京尘误入衣。
云山仍旧好,况是观庭闱。

猜您喜欢

  • 1.《项脊轩志明朝·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
  • 2.《题招题院静照堂宋朝·牟景先金色成千界,毫光独万缘。堂名斯拟象,法眼示通圆。座踞轩楹内,明观善恶前。吾当除滞见,清信奉周旋。
  • 3.《游南岩三首·其一·天池元朝·陈镒步上岩头路百盘,石梁霜叶满阑干。白牛卧处云飞尽,惟见天池一镜寒。
  • 4.《集贤宾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旦:曾经憔瘦担此忧。奈每遍閒由。不似今番情最陡。闷来时独倚危楼。帘垂玉钩。空目断山明水秀。谩凝眸。见衰草连天野渡横舟。
  • 5.《移橘明朝·李之世经秋盘橘绽微黄,日炙风吹别作香。飞鸟啄残人不采,满篮争看绿槟榔。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