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帝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凝旒南面总虚名,庙祀何曾暂割牲。
但学禅心能忍辱,莫羞侯景陷台城。

猜您喜欢

  • 1.《池上萱草元朝·陈谟池上多萱草,雨馀纷好华。乱榛扶易直,轻燕掠微斜。爱欲移当背,忧宜摘送茶。苕华比颜色,同向国风誇。
  • 2.《书室独坐宋朝·陈渊春入庭柯寸寸蓝,风檐孤坐怯轻衫。青天白日从来好,柏树桃花子细参。
  • 3.《梅窗为蔡君题明朝·王立道为爱孤山友,閒窗手自栽。尘襟风外洗,野望雪中开。心赏芝兰共,年芳桃李催。不嫌居近市,清梦自徘徊。
  • 4.《伊江杂诗·其七清朝·方士淦恶湿偏宜燥,孤高性独成。托根从石骨,结缕挂雕楹。野烧不须畏,春风应有情。爰居下流者,污辱总偷生。
  • 5.《春日得程君衡书却寄明朝·佘翔江东云树望中迷,双鲤长劳尺素题。若问天涯游子意,姑苏台畔草萋萋。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