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水性本来弱,渐寒成此坚。
东风有时到,几日是残年。

猜您喜欢

  • 1.《念奴娇·中秋宋朝·苏轼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徘...
  • 2.《自题绿猗亭·其四元朝·陈镒清风动竹声,明月映竹色。风月本无心,于竹乃同德。外直凛贞劲,中洞含虚寂。作诗为写神,浓墨洒寒碧。
  • 3.《南雄昌乐驿(欲以见驿名亦以昌乐也)宋朝·蒋之奇城东浈水碧渊洄,杨仆楼船向此来。我亦编蓬今下濑,拟寻韶石上崔嵬。
  • 4.《次韵观棋宋朝·刘挚昼永风闲玉局平,机心相轧掌中兵。敌家只欲乘虚夺,完地何劳用劫成。纵使仲宣强记在,枉将陶侃寸阴争。旁观有诀君须信,大抵骄贪悔吝生。
  • 5.《题天龙庵明朝·吴希贤白云西畔是天龙,醉眼摩挲认旧踪。他日青山赋招隐,隔溪流水数株松。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