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史太博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驿使将诗访远山,发函宁暇正衣冠。
秦城未割难论价,燕谷才吹已不寒。
佔毕有心忘老至,惰农无罚贺恩宽。
一枝数粒唯知分,岂是明时学考槃。

猜您喜欢

  • 1.《寄倪元镇元朝·王寔每怀云林人,能诗复能画。诗摩靖节垒,画并董元驾。大娘舞剑器,烈士歌唾壶。前朝媚没骨,允矣斯人徒。
  • 2.《浮海·其一明朝·王佐(汝学)试将我意问冯夷,士子何辜苦祸之。不放禹门看鲤化,却教瀛海觅鲸骑。云梯莫步波心月,丹桂难攀影里枝。手把香醪无土滴,白头空有泪双垂。
  • 3.《峡山飞来寺·其一明朝·岑万地僻秋仍暑,江回积雨深。安生长独往,帝子竟何心。香火诸天上,藤萝两岸阴。慈航似许借,惠远在高岑。
  • 4.《边尘明朝·岑徵起处不因风,纷纷四望同。黄云兼扑面,白骨并飞空。惨淡交河合,微茫玉塞中。年年积金甲,衰老惜英雄。
  • 5.《夜坐僧楼明朝·李寄为客何妨此,伤心是故乡。一声孤雁过,几叶乱风当。暗坐兼无影,虚檐易有霜。翻思在秦楚,犹是景凄凉。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