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黄通诗篇

朝代:宋朝|作者:李覯|
老杜没已久,嗟哉吾子心。
时人任诟病,独自革浮淫。
美玉宁须琢,朱絃岂在音。
钟期如未见,慎勿待闲吟。

猜您喜欢

  • 1.《存句·其五宋朝·无名老人造化远离生死外,机关超过有无中。
  • 2.《答林夫五颂次元韵·其二宋朝·沈辽白发生来何可惊,不求杂食岂须耕。山间一榻无馀事,但看山花枯复荣。
  • 3.《得请奉别留都知己·其一明朝·王弘诲建礼回翔已十年,得归重荷主恩偏。徵名出处虚相误,浪迹浮沉祇自怜。葵藿有心终向日,江湖无计可回天。致君尧舜须公等,话别关河意黯然。
  • 4.《渡越宋朝·释元肇半月金陵路,今朝渡浙河。回头吴岫在,到耳越音多。贺监湖边柳,右军池上鹅。宛然风物在,人事几消磨。
  • 5.《皇厂河清朝·王士祯凫雁被沙洲,沿洄一径幽。萍花纷曲岸,竹色压回流。晚鼓沧江戍,人家白板楼。好乘瓜蔓水,溪上问渔舟。
李覯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北宋建昌军南城(今江西抚州资溪县高阜镇)人,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
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安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
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