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兰溪邑长史宫赞

朝代:宋朝|作者:林逋|
溪上红兰露泫华,豀波浮动长人衙。
公余即有扁舟兴,几弄潺湲到日斜。

猜您喜欢

  • 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朝·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2.《雁过声明朝·叶宪祖贴上:娘行。有人悬想。题诗句代他转将。见介小旦:绿翘。方才你母亲到来。有何话说贴:有个。西邻宋玉饶清况。把新诗写柔肠。倩青鸾殷勤递送云房。小旦:近来送诗的颇多。...
  • 3.《游宝陀寺十四韵明朝·江源昔名宝陀寺,今扁小金山。我辈曾三到,东坡不再还。楼台张锦绣,松竹列屏藩。天地浮孤岛,风烟尽百蛮。幻身疑水木,佛相镂沉檀。何处逢圆泽,闲云伴懒残。粉墙藤蔓合,画壁...
  • 4.《午日过范蠡湖有怀故园风物·其四明朝·李孙宸梅矶晚泊醉名娃,袅袅新腔出缝纱。归棹石尤风浪逆,隔船唤买素馨花。
  • 5.《自寿诗十二首·其十清朝·杜关似夷似惠似潜夫,不富不贫不腐儒。径醉二参交履舄,狂呼百万掷樗蒲。诗宗正轨唐音有,琴谱中声蜀派无。意造我书兼众体,古文籀篆隶分俱。
林逋的诗词曲代表作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又称和靖先生,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今奉化市裘村镇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人,北宋著名人。
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常驾小舟遍游西湖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终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养鹤,自谓 “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