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阁端午帖子·绛台丹笔书金籙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绛台丹笔书金籙,紫殿瑶箱献巧衣。
亿载延鸿资睿算,百祥重沓拥宸闱。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凤凰台上忆吹箫·其一·耒阳至节戏呈同官宋朝·侯寘玉管灰飞,云台珥笔,东君飙驭将还。又正是、霜花□剪,梅粉初乾。窈窕红窗髻影,添一线、组绣工闲。潇湘好,雪意尚遥,绿占群山。应思少年壮气,贪游乐、追随玉勒雕鞍。更...
  • 2.《七夕宴集明朝·王弘诲帝里秋开宴,天孙晚渡河。共怜今夜雨,偏为别来多。落月移妆镜,轻云散绮罗。人间与天上,惆怅意如何。
  • 3.《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六宋朝·彭汝砺最忆东林桧,婆娑一槛阴。寒枝生自好,细叶长还深。记忆花香近,忧虞草蠹侵。弟兄勤爱惜,留慰百年心。
  • 4.《拟寒山寺·其七十九宋朝·释怀深世事多不平,平者唯有死。死若更不平,贫汉何时已。朱楼高插云,金带光照地。无常一日来,阎王谁管你。
  • 5.《哭从兄伟明朝·祁顺昔年书剑上长安,万里江山共往还。我幸成名君已殁,报恩空有泪痕斑。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