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读后魏书·高祖宽仁高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高祖宽仁高,哀矜信有馀。
严刑几尽措,黎庶获安居。
旧法躬刊定,繁文再划除。
既平财谒路,清白励簪裾。

猜您喜欢

  • 1.《曲游春·燕近现代·沈祖棻 归路江南远,对杏花庭院,多少思忆。盼到重来,却香泥零落,旧巢难觅。一桁疏帘隔,清谁问、红楼消息?想画梁、未许双栖,空记去...
  • 2.《和陶元朝·桂彦良我生虽阨穷,墙屋亦苟完。集芳被荷衣,隐居思鹖冠。素无怨怼心,安有忧戚颜。明月照溪堂,清风隐柴关。螺杯偶独酌,焦尾时一弹。悠悠五噫歌,远怀梁伯鸾。庭前种梧竹,清秋...
  • 3.《春日病起明朝·李之世闭户那堪度一春,从教车马竞芳辰。谁能不饮椒花酒,也自萧然一病人。
  • 4.《遣闷明朝·汪宗周一笑窥天意,生予幸不才。穷于书里得,老向镜中来。身世归藜杖,功名托酒杯。从来京洛污,何自被云隈。
  • 5.《自挽联清朝·杜绍祁电光石火小功名,十载临民,颇异风尘俗吏;鳌背鲲身大游览,半屏杀贼,居然戎马书生。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