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赠雪苑师·老去方知行露难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老去方知行露难,此心正要觅人安。
室中半偈如闻得,便作当年立雪看。

猜您喜欢

  • 1.《观潮宋朝·苏轼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 2.《寒食宋朝·赵鼎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记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径籍青苔卧,莫管城头奏暮笳。
  • 3.《自灵泉寺至偃月山宋朝·李广立马松间首重回,乱峰无数翠成堆。为寻偃月山前路,直向白云深处来。
  • 4.《苏仙宅宋朝·释显万苏君善养志,以孝格神明。一朝蜕尘鞅,通籍赤霞城。相看疑梦寐,去若鹅毛轻。玉笙堕哀响,烟髦错霓旌。丹井愈沈屙,橘叶通仙灵。至今华屋底,想像双眉青。云装挹飞袖,蕊佩...
  • 5.《瓦官寺清朝·王士祯江色斜阳下,来过古瓦官。勇如骠骑少,痴似虎头难。梵响流空寂,松声覆殿寒。逍遥能解否,试问道林看。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