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读前汉书·子房天授汉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子房天授汉,不战道忧尊。
秘法盈编受,危机借箸论。
避封昭止足,辟穀厌尘喧。
莫讶萧规茂,從容有绪言。

猜您喜欢

  • 1.《与进士宋严话别宋朝·张咏人之相知须知心,心通道气情转深。凌山跨陆不道远,蹑屩佩剑来相寻。感君见我开口笑,把臂要我谈王道。几度微言似惬心,投杯着地推案叫。此事置之无复言,且须举乐催金船。...
  • 2.《奉赠瑛明发宋朝·李彭上人霜鹘气横秋,法界重重幻笔头。已泛毗卢真觉海,戏裁佳句比汤休。云开鹤岭露兰若,波起洞庭霜橘洲。华发萧骚濒老境,多情猿鸟替人愁。
  • 3.《无题·其二明朝·王弘诲芙蓉帐暖燕双栖,杨柳风凉莺语迷。娇傍海棠春睡足,娥眉偏向楚宫低。
  • 4.《三学士明朝·叶宪祖诗句包笼怜俊雅。多情讨个根芽。鸾堪比翼期相偶。鎞取加冠许配咱。有日契姻成结发。相酬和消受煞。
  • 5.《瀼西谒少陵先生祠五首·其四清朝·王士祯已见浮三峡,还怜到九疑。湘娥何处是,楚客至今悲。槎系南溟近,天连北斗垂。江陵空望幸,愁绝侍臣诗。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