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读五代周史·文懿艰危际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文懿艰危际,虚心自晏宁。
依违惭问战,间淡贵无刑。
镇俗懲浮躁,尊儒镂典经。
忠诚亏美諡,良足愧幽灵。

猜您喜欢

  • 1.《春日承郭陈袁王四翁丈邀饮龙津飞云园林·其六明朝·王弘诲野旷林争出,春深景倍和。草嘶山简马,波浴右军鹅。鹭渚翻荷盖,莺枝掷柳梭。风光不相负,泉石且婆娑。
  • 2.《和李元叔秋怀·其一宋朝·綦崇礼移居寄城郭,阒如在郊坰。百卉暮凋翠,两山常对青。儿童渐吴语,气俗易薰蒸。喜闻淮师捷,神武畅威棱。叛寇不足灭,四夷其来庭。十年乱离厄,永夜乡关情。庶见丘墓邦,敢贪...
  • 3.《一半儿元朝·郑廷玉这钗钏委的是金子委的是银。搽旦云:是金子的。正末云:兀那婆子。我问你咱。唱:你两个端的是家奴端的是民。卜儿云:哥哥。俺是好百姓。正末唱:似这般俺夫妻心不忍。带云...
  • 4.《题江浚远晚翠堂卷元朝·大圭北风落木千山空,海城偶见江文通。自言老去才力减,文锦不与先时同。胸中雅蕴二三策,雄论傞傞剑锋白。抽簪早谢紫薇郎,待诏懒为金马客。黄柑林中屋数桯,翠峰如削开南屏。...
  • 5.《访友不遇明朝·申佳允廛市厌烦嚣,偶来幽寂处。水流半掩扉,坐久却忘去。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