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逸人二首·徘徊独鹤翻清景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徘徊独鹤翻清景,容曳孤云下绛霄。
朝市山林本无异,前贤出处尽逍遥。

猜您喜欢

  • 1.《八六子·洞房深唐朝·杜牧 洞房深,画屏灯照,山色凝翠沉沉。听夜雨冷滴芭蕉,惊断红窗好梦,龙烟细飘绣衾。辞恩久归长信,凤帐萧疏,椒殿闲扇。辇路苔侵。绣帘垂,迟迟漏传丹禁舜华偷悴,翠鬟羞整...
  • 2.《铁山行元朝·叶兰旅行铁山巅,崖壁势如截。虎豹号我傍,莽径人迹灭。浮云暝重阴,寒风飏馀雪。杖策涉冰渠,肌肤冻流血。程迈力莫前,日入苦饥渴。去去怀幼雏,家乡久违别。空帷忘内慈,念之...
  • 3.《对菊怀陆子静宋朝·郑建古落落芗城二老翁,白须遥映菊英中。交成晚节人弥淡,吟到寒花句亦工。灌溉已欣分绮色,扶持还藉挹芳丛。吾徒素爱凌霜质,相对应知臭味同。
  • 4.《赠苗将军二首·其一明朝·何巩道六琯飞灰日欲昏,五羊长揖大将军。金戈旧著宁波烈,铜柱新标碣石勋。海畔捧泥封雉堞,阵前吹剑吐龙文。谈时好煮青梅酒,天下英雄共使君。
  • 5.《桃源舟中清朝·水卫万山历尽一江平,天许乘风破浪行。沅水已过湘水近,滇云遥隔楚云生。沿溪渔父频回棹,夹岸桃花半落英。我欲泊舟寻大隐,仙源鸡犬莫相惊。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