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御製千叶黄牡丹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千叶繁英吐异芳,中央瑞色蔼清香。
密攒莺羽参差折,细叠霓裳次第黄。
雾锁天衣临翠幄,露倾金盏沥霞浆。
圣明盛事尊长乐,亲洒宸毫奉美祥。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过师川偶行(鲍校本、丁本、朱本作作)宋朝·洪朋伊昔袁陟居,只今徐郎宅。少作与渠双,老气想君只。兹理亦何有,订之在今昔。吾庐城北头,捷径实咫尺。欻思论五字,聊复访三益。高寻风雅源,洞入屈宋域。波澜到苏李,光焰...
  • 2.《题胡给事中画明朝·王汝玉碧梧翠竹两清妍,阴落閒庭古石边。未引丹山仪凤宿,画长盖我读书眠。
  • 3.《题鸣臣林明府园亭·其一明朝·佘翔山中雨露长松筠,十亩园林寄此身。莫问桔槔劳俯仰,忘机原是汉阴人。
  • 4.《商妇叹明朝·吴琏灯花频卜梦频猜,江上何年一棹回。最识孤怀是明月,夜深时入小窗来。
  • 5.《学庄即事清朝·牛焘掘井深无水,疏泉远隔溪。堰潴余雨积,碾石压苗低。酒熟倾桑落,桥成盼柳堤。斜阳花一路,香草衬归蹄。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