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鹰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获自野罗知性巧,饲之鲜食已恩丰。
下鞲未便随人意,须是经春更一笼。

猜您喜欢

  • 1.《咏史十二首·其五·萧何元朝·李昱刀笔区区起沛丰,经纶事业尽关中。抚民为有三章法,转饷能先百战功。汉祖难忘上林苑,韩侯谁使未央宫。可怜一代兴王略,只与当时主吏同。
  • 2.《紫阳庵明朝·王立道幽翳藏灵境,攀窥石磴寒。奔峰度天外,飞阁出林端。憩洞思探箓,疏泉学煮丹。重来定何日,明去欲辞官。
  • 3.《携馌云厂酌俞羡长王叔治赵文度得钟字明朝·包衡此夜疏灯共,居然惬素悰。客怀宽纵酒,茶灶冷添松。隔水鸣鱼棹,空林接梵钟。醉看残月落,凉露湿芙蓉。
  • 4.《偈五首·其五宋朝·释觉阿上人竖拳下喝少卖弄,说是说非入泥水。截断千差休指注,一声归笛啰啰哩。
  • 5.《武功道中清朝·王士祯武功回首望金城,古迹萧条感乍生。秃节尚怜苏属国,党人终赖窦游平。白头郁郁身前事,青史悠悠世上名。千里终南山色好,一枝筇竹万缘轻。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