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道中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驱马天台路,悠悠渐向晨。
云开忽见寺,山尽偶逢人。
细雨疏篁长,微烟古木春。
行行遥驿道,落吹起轻尘。

猜您喜欢

  • 1.《登中台山元朝·李昱似闻中台山,上有招提境。兴来每欲往,俗事不可屏。今晨登长涂,老步困驰骋。因之事幽讨,蜡屐聊为整。崎岖路百折,拄杖穿细岭。飕飕风乍响,惨惨日将暝。扶持赖门生,乃始...
  • 2.《读书宋朝·沈辽病骨愔愔百不如,不应投老更看书。古今得丧今方辨,且向斜阳弄蠹鱼。
  • 3.《诗一首宋朝·杨虔诚身在层霄第几峰,烟霞深处一岩空。上方世界檐楹外,万里山河指掌中。蟾桂影交岩桂影,天灯红映佛灯红。芒鞋竹杖登临处,煞是蓬莱有路通。
  • 4.《从范信中觅竹宋朝·苏过将军懒著鵔鸃冠,买得林丘小洞天。十亩琅玕寒照座,一溪罗带恰通船。行当雪夜寻安道,先欲松风借玉川。雨洗娟娟君会否,乞分半亩慰垂涎。
  • 5.《晚霁与客登浩然楼眺钱塘江明朝·戎玠晴色开村树,危楼俯大江。潮声翻绝岸,帆影落虚窗。水与遥天合,人同夕鸟双。茫茫百端集,形影若为降。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