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逸人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凤鸟来为瑞,达人垂羽翰。
语因希圣古,诗为惜名难。
泰华仙标峻,江湖酒量宽。
孤琴有舜曲,留我月中弹。

猜您喜欢

  • 1.《夜宴南陵留别唐朝·李嘉祐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 2.《赠广祐上人宋朝·沈辽不入四明路,侵寻已十年。葛藤论往事,蝉蜕想苍烟。松下数株石,岩前千丈泉。何为不肯往,芒屩更参禅。
  • 3.《日迎灯清朝·廖厚初游客醉烟花,人影衣香,欢喜场中春昼好;蒸云腾紫气,祥霞绮旭,光明天上慧灯悬。
  • 4.《六犯清音明朝·吾邱瑞金陵城陷。长干途冷。怅望人烟寂静。六街三市。教人触目悲惊〔梁州序〕。桃叶空鱼渡。青楼罕凤音〔桂枝香〕。抛珠泪湿袖襟。蒋山遥指望中蹲〔排歌〕他那里。泉台永隔徽音杳...
  • 5.《怀顾黄公清朝·王又旦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何如?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