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凤茶与记室燕学士诗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绿荈圜规异,红滕篆印新。
争先御府贡,初摘建溪春。
腻滑重苍璧,娇黄聚麹尘。
焙痕连井字,凤刻叠龙鳞。
玉座均芳旨,金华宠侍臣。
斋心分一饼,持赠辋川人。

猜您喜欢

  • 1.《旅中岁日有感元朝·叶兰草径泥深鞍马稀,萧萧雪雨怕沾衣。年同流水人空老,春已还家客未归。山馆帘垂壶漏永,石屏香散篆烟微。追思内宴朝元日,说著先皇泪欲挥。
  • 2.《试诸葛生笔因书所怀寄诸弟·其十一宋朝·彭汝砺最忆东林景,占春见早梅。仙花自潇洒,雅思不尘埃。却恐随风散,长疑带雪开。淮濆终少有,驿使亦能来。
  • 3.《白鹭亭送运判张全翁宋朝·黄履一寸逍遥气自春,等闲语默见天真。艰难世事尝来遍,平淡交情久更亲。会面只惊蓬鬓改,离亭还折柳条新。世间冷暖随通塞,三纪如常有几人。
  • 4.《与大参刘文纲秋夜草堂联句三首·其二明朝·江源叹谈宾主两相忘,休赋蒹葭第几章。廿载交游心似水,一生涵蓄腹如囊。我居城市犹村落,人在江湖忆庙堂。对酒直须拼一醉,不劳银甲按宫商。
  • 5.《送吕中甫还四明和程太守韵明朝·沈定王复看征橐去匆匆,况是春山暮雪中。旧社音书王屋下,老年杖履镜湖东。金鹅楼隐沧洲月,木阜松含碧落风。别后有怀谁共写,只应惆怅数南鸿。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