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凤

朝代:宋朝|作者:夏竦|
千仞翱翔览德辉,成汤解网四灵归。
梧桐欲下还惊去,悄悄饥鹰掠树飞。

猜您喜欢

  • 1.《庆东原·京口夜泊元朝·汤式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
  • 2.《江楼曲唐朝·李贺楼前流水江陵道,鲤鱼风起芙蓉老。晓钗催鬓语南风,抽帆归来一日功。鼍吟浦口飞梅雨,竿头酒旗换青苎。萧骚浪白云差池,黄粉油衫寄郎主。新槽酒声苦无力,南湖一顷菱花白。...
  • 3.《游山和白沙晚酌韵十首·其六·南山峡明朝·王渐逵溪接重溟涧接溪,断砰回浦曲相迷。染深秋色诸厓静,冲逐寒云落雁低。狂濑急湍惊客舸,野花閒草失招提。濯缨惯向龙泉去,不管奔流浊似泥。
  • 4.《新田八景(录三首)·其二·济溪梅月元朝·靳荣溪自凝寒梅自春,梅花得月更精神。波间斜浸琼林瘦,天上高悬玉镜新。云雾屏开香扑面,水晶帘捲影随人。清光醉吸归无寐,吟就新诗夜向晨。
  • 5.《赋得金羁络骏马送周司务出使还京明朝·余谥君王旧赐五花骢,金络银鞍气象雄。雾鬣飞扬开大道,霜蹄腾踏起长风。九霄红日天颜近,万里青云辇路通。四牧歌阑恩赐后,玉珂明月下南宫。
夏竦的诗词曲代表作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北宋宰相、古文字学家、人[1]。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长庆村人。
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真宗天禧年间出知黄州、知邓州,又徙襄州,遇大饥,劝令大姓出粟,得二万斛,救活贫者四十余万人;宋仁宗天圣年间知寿州,又徙安州,再知洪州,勒令巫觋(男巫)一千九百余家还农,毁其淫祠;天圣五年,为枢密副使;天圣天圣七年(1029年)官参知政事;天圣九年(1031年)进兵部侍郎、兵部尚书左丞;仁宗景祐年间知青州,任青州时,支持守城的卒子,修建青州南阳桥,被大多数科学家认定为我国最早出现的虹桥;后迁刑部尚书;仁宗宝元年间官户部尚书;仁宗康定年间兼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知永兴军(今陕西省西安一带);改判河中府;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方召为宰相,因谏官、御史认为夏竦与陈执中论议不合,不可使两人共事,遂改枢密使,封英国公;次年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郑国公;仁宗皇祐三年(1051年)奉诏监修黄河堤决,躬冒淫,以疾归京师,遂不起,农历九薨,赠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初谥“文正”,后改谥“文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