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居士山房

朝代:宋朝|作者:高翥|
浮利浮名心已灰,三间茅屋白云堆。
先生自酿松精酒,侍女能持藤瘿杯。
养鹿晓随原草去,放猿时摘里花来。
近闻身口浑无累,槲叶黄菁绕宅栽。

猜您喜欢

  • 1.《瑞鹤仙·悄郊原带郭宋朝·周邦彦悄郊原带郭,行路永,客去车尘漠漠。斜阳映山落,敛馀红、犹恋孤城阑角。凌波步弱,过短亭、何用素约。有流莺劝我,重解绣鞍,缓引春酌。不记归时早暮,上马谁扶,醒眠朱阁...
  • 2.《鸳鸯湖棹歌·之一百清朝·朱彝尊槛边花外尽重湖,到处怀觞兴不孤。安得家家寻画手,溪堂遍写读书图。
  • 3.《浔南书事元朝·虞堪偶即浔南地,川原路欲芜。老翁行乞食,稚子幼还扶。未放开河卒,犹差守戍夫。为农那可卜,愁我在江湖。
  • 4.《游北寺亨上人后园明朝·石宝偶为寻诗出,秾华触眼新。鸟歌行酒地,花覆倚阑人。风籁浑无谱,虫书太逼真。绝胜弦管夜,红袖舞香尘。
  • 5.《木哀十首·其二明朝·李江桑榆晚影自凄凉,泣月悲风问彼苍。中馈甘为荆布拙,寒门未识绮罗香。同声同气成虚事,宜室宜家了一场。脩短有期虽古语,桑榆晚影自凄凉。
高翥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