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恨

朝代:唐朝|作者:李晔|
六月一滴不沾土,连夜淋漓独何苦。
红蕉碧梧语叶上,黄茅屋漏那能补。
鸡鸣胶胶天欲曙,况乃萧条在羁旅。
吁嗟!恨尔之秋雨。
雨。

猜您喜欢

  • 1.《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其十二唐朝·敦煌曲子筝笛相和声沸天。更将新曲入繁弦。为听十拍黄花酒,打折一条白玉鞭。
  • 2.《同张学士赋莲房元朝·陈宜甫霞衣零落点烟波,香结骊珠聚碧窠。齐露玉纤含翠袖,圆同佛顶涌青螺。柄持络绎丝纶出,心展勾萌造化多。今夕扁舟湖上兴,醉来同和采莲歌。
  • 3.《樵叟宋朝·程垣苍苍双鬓银,矍铄不惮勤。背曲行步迟,徐徐溪水滨。群儿喧南山,踏起南山尘。翁跣负薪回,换得一壶春。
  • 4.《次韵题贮云堂宋朝·释德洪云踪不容挽,乃曰堂可贮。知谁爱岳色,欲以遮藏故。岳山冠世境,自昔庐诸祖。道德无鲜陈,世相有今古。君看马驹儿,乃是僧中虎。
  • 5.《归途次衡阳明朝·岑徵三秋临水赋将归,几岁逢君咏采薇。宿雨尚淹回雁驿,归心先向钓鱼矶。潇湘雪染还家鬓,衡岳云沾旅客衣。楚粤只今烽燧息,前程无恙返荆扉。
李晔的诗词曲代表作

李晔(867年222日—904年),即唐昭宗(888年—904年在位),初名杰,即位后改名敏,后又改名晔。唐懿宗李漼第七子,唐僖宗李儇之弟,唐朝第十九位皇帝武则天和唐殇帝除外),在位16年。
李晔于文德元年(888年)即位。当时黄巢起义虽已失败,但大唐帝国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地方藩镇割据,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李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削弱了李克用,但是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不断壮大,等于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此后李晔一直受制于李茂贞与朱温。天祐元年(904)八月十一日,为朱温所弑,终年38岁,葬于和陵,谥号为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