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骊山高顶寓目

朝代:唐朝|作者:李显|
四郊秦汉国,八水帝王都。阊阖雄里閈,城阙壮规模。
贯渭称天邑,含岐实奥区。金门披玉馆,因此识皇图。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古有所思唐朝·李白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 2.《象棋二首·其二宋朝·吕陶星布重重阵脚深,不须轻敌事相侵。渡河虽藉奇兵势,对垒难知老将心。酬酢巨杯宜燕席,消磨永日称山林。呼卢格五前贤有,莫笑年来共讲寻。
  • 3.《送僧之石梁宋朝·许景衡万卉流芳,不知春力。岩畔涧下,蹙红皱碧。乘兴复谁同,孤踪远雠敌。君不见五百圣者道雄机,灵峰晦盲深无极。寒山老,寒山老,随沉迹,迢迢此去须寻觅。花落花开独望时,记...
  • 4.《咏御沟红叶明朝·石宝宫树悴清霜,泉声落建章。更无红叶字,犹是碧波光。气肃秋将老,人寒影太长。东流和宿恨,黯惨度年芳。
  • 5.《寄题箕子墓四首·其三明朝·祁顺力谏无能悟独夫,明夷心事更谁如。九畴不向周王授,后世何由识洛书。
李显的诗词曲代表作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