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混同江

朝代:宋朝|作者:蔡松年|
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
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
两都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
湖海小臣尸厚禄,梦寻烟雨一渔舠。

猜您喜欢

  • 1.《唐宫明朝·王琅人到虚无缥缈难,信知天上远人间。渔阳日暮催鼙鼓,谁上蓬莱海上山。
  • 2.《云堂院宋朝·杨杰罗汉十六轴,江僧寄此山。画称天下绝,人自定中还。
  • 3.《唐李涉有山中五无可奈何诗戏用其三宋朝·戴炳无奈秋山何,万叠浅深碧。起来楼上看,朝爽浮几席。棱棱政自高,更养静寿德。
  • 4.《题登源绿照亭明朝·朱同登源洞里石如屋,绿照亭前水作湖。溪声绕坐惊风雨,山色入栏供画图。身世几时归涧谷,林泉何地不蓬壶。高朋尽日追游乐,莫厌沾衣雨载途。
  • 5.《登大同北门城楼有感明朝·江源闲上高楼第一层,千秋遗恨望中增。玉颜底事埋青冢,隆准何年困白登。御水尚遗金帅碣,方山犹有魏家陵。登临吊古凭谁和,呼起坡仙次第赓。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号萧闲老人。冀州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政治家。

北宋宣和末年,从父镇守燕,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担任兼总军中六部事,累官至右丞相,封卫国公,正隆四年卒,追封吴国公,予谥文简。

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