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渡江(一作柳中庸诗)

朝代:唐朝|作者:姚崇|
夜渚带浮烟,苍茫晦远天。舟轻不觉动,缆急始知牵。
听草遥寻岸,闻香暗识莲。唯看孤帆影,常似客心悬。

猜您喜欢

  • 1.《采桑子·宝钗楼上妆梳晚宋朝·陆游 宝钗楼上妆梳晚,懒上秋千。闲拨沈烟。金缕衣宽睡髻偏。 鳞鸿不寄辽东信,又是经年。弹泪花前。愁入春见十四弦。
  • 2.《送李仲炳归·其二宋朝·李叔与扁舟同载石头城,雨打孤蓬夜共听。愁杀明朝桃叶渡,阳关无曲柳能青。
  • 3.《春词·其三宋朝·释道潜冰开池面初浮绿,日促花梢始破红。谩道春光来眼底,茫然无意对芳丛。
  • 4.《寄冯深居宋朝·释元肇人世还如客路同,可堪垂老尚飘蓬。旧年两向吴中见,今日相思白下东。乌鹊桥边望明月,凤凰台上咏秋风。满题红叶随流去,惆怅才高命不通。
  • 5.《秋蕊香·咏桂明朝·李雯昨夜凉风微度,吹下青腰仙女。多情细剪金衣缕,簌簌寒香无绪。月中露下寻芳去,空延伫。绿云初染轻檀炷,暗入罗帏深处。
姚崇的诗词曲代表作

姚崇(651年-721年928日),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则天因突厥叱利元崇叛逆,忌惮有大臣与之名,故命以字行。后又避唐玄宗开元年号,遂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祖籍吴兴(今浙江省湖州),唐代著名政治家,嶲州都督姚懿之子。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大举侵扰河北一带,连续攻陷了数州。当时军务繁多,各州司檄书片般飞来,而姚崇“剖析若流,皆有条理”。武则天十分赏识他的军事才干,因由郎中擢为夏官侍郎。不久,又擢为凤阁鸾台平章事。姚崇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神龙元年(705年)他参与神龙政变,张柬之等成功地杀死了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姚崇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因同情武则天当日即出为亳州刺史,后又历任宋州、常州、越州、许州刺史。后因不肯依附太平公主,与宋璟一起被贬,任申州刺史。唐玄宗亲政后,姚崇被任命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从整伤制度入手,罢去冗职,选用官吏,各当其才;并抑制皇亲国戚和功臣的权势,注意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被称为救时宰相。
姚崇执政三年,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开元九年(721年),姚崇去世,终年七十一岁。唐玄宗追赠他为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碑文作“文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