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池送白二十二东归兼寄令狐相公联句

朝代:唐朝|作者:裴度|
促坐宴回塘,送君归洛阳。彼都留上宰,为我说中肠。
--裴度
威凤池边别,冥鸿天际翔。披云见居守,望日拜封章。
--刘禹锡
春尽年华少,舟通景气长。送行欢共惜,寄远意难忘。
--张籍
东道瞻轩盖,西园醉羽觞。谢公深眷眄,商皓信辉光。
--行式
旧德推三友,新篇代八行。(以下缺)

猜您喜欢

  • 1.《喜见外弟又言别唐朝·李益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 2.《题金陵渡唐朝·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 3.《上巳日山中社会明朝·王瑛良游修禊日,一扣鹤边扉。诗入岩花老,盘收石蕨肥。午钟松响杂,春服草花依。不倦芳盟续,宁教乐事稀。
  • 4.《郭安仁赞(一作马光龙诗)明朝·吴高先生名进士,五马刺循阳。守己一廉足,好修千里扬。清谣多秀麦,遗爱在甘棠。款酬芳陌酒,江天路杳茫。
  • 5.《木哀十首·其三明朝·李江幽谷重阴锁暮寒,一重云树一重阑。玉兰秋叶西风落,瑶草春香北两残。山外屯岚如恨积,涧边流水似心酸。不知天意知人否,幽谷重阴锁暮寒。
裴度的诗词曲代表作

裴度(765年-839年4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祸,官终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