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水闲行

朝代:唐朝|作者:裴度|
闲馀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
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

猜您喜欢

  • 1.《汝坟贫女宋朝·梅尧臣时再点弓手,老幼俱集。大雨甚寒,道死者百余人。自壤河至昆阳老牛陂,僵尸相继。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县官不敢抗。督遣勿稽留,...
  • 2.《乾明夜坐怀孙莘老学士宋朝·释道潜余生飘泊犹断蓬,讵肯低回附根柢。兹焉得坎谩栖止,一日从风即轻逝。淮南十月寒未苦,耿耿虚堂属宵外。星辰错落挂檐庑,爽气侵寻入衣袂。桐叶声翻玉露圆,竹枝影扫金波碎。...
  • 3.《矶石清风明朝·甘守正百折湟川自上头,风生幽壑漱清流。孤城断岸尘应少,六月登台暑亦收。频听渔歌时欸乃,相看鸥鸟日沉浮。于今怀古多惆怅,抗疏功名付钓钩。
  • 4.《鹤舟明朝·何瑭君家有鹤舟,泛泛江中流。停桡丹凤山,鼓枻紫麟洲。欲济沈溺人,撑到凤池头。世事不可意,归棹难久留。我家有虚舟,飘飘河内浮。东风亦漂荡,邂逅暂夷犹。常恐波浪生,命与...
  • 5.《刘正郎山水图明朝·吴希贤尚书公署有馀閒,时复披图认故山。交剑水清龙已去,衍仙堂在鹤犹还。空林行迹荒苔畔,极浦帆樯落照间。欲采蘋花涉江渚,西风双鬓未垂斑。
裴度的诗词曲代表作

裴度(765年-839年4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
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裴度亦伤首。旋即代武元衡为相。后亲自出镇,督统诸将平定淮西之乱,以功封晋国公,世称“裴晋公”。此后历仕穆宗、敬宗、文宗三朝,数度出镇拜相。晚年随世俗沉浮,以求避祸,官终中书令。开成四年(839年)去世,年七十五。获赠太傅,谥号“文忠”。会昌元年(846年)加赠太师,后配享宪宗庙廷。
裴度坚持正道,辅佐宪宗实现“元和中兴”。为将相二十余年,荐引李德裕李宗闵韩愈等名士,重用李光颜、李愬等名将,还保护刘禹锡等人。史称其“出入中外,以身系国之安危、时之轻重者二十年”,被时人比作郭子仪
在文学上,裴度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在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颇受时人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唱酬甚密,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