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十志十首·金碧潭

朝代:唐朝|作者:卢鸿一|
水碧色兮石金光,滟熠熠兮濙湟湟。泉葩映兮烟茑临,
红灼灼,翠阴阴。翠相鲜兮金碧潭,霜天洞兮烟景涵。
有幽人兮好冥绝,炳其焕兮凝其洁,悠悠千古兮长不灭。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读五贤传偶成五首·其四·咏陆云元朝·陈谟笑疾故自佳,吾以全吾天。况识墓中人,飘飘喜谈玄。浚仪有画像,名亚卓鲁贤。胡不传循吏,而以权门愆。自非东海恩,难雪成都冤。大笑落水时,流风至今传。
  • 2.《渝南寒食宋朝·贾宗谅异地逢寒食,客情谁与俦。心摇陇云下,身寄楚江头。落絮丝丝恨,飞花片片愁。东风似相念,终日倚扁舟。
  • 3.《夏夜宋朝·释道潜斗帐昏昏夜气蒸,移床趁月卧中庭。紫薇花露沾衣冷,翻觉华胥梦易醒。
  • 4.《过孜莫翁宋朝·释德洪禹穴朝来散晚参,一程随便达云岩。南山任把浮云蔽,西岭犹将落日衔。幽径野花开旧菊,石床楸子下高杉。投宵夜永寒无寐,良忆真僧衣不蚕。
  • 5.《渔家灯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你用心拨雨撩云。我好意与你传书递缄小姐呵。不肯搜自己狂为。待要寻人破绽。几番背地里愁眉泪眼。人面前巧语花言张生呵。。非慢。从今后会难。已见个酒阑人散。
卢鸿一(?一740前后)唐画家人,著名隐士。一名鸿,字浩然,一字颢然,本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东北)人,徙居洛阳,后隐居嵩山(今登封市)。博学,善篆籀,工八分书,能诗。山水树石,得平远之趣,与王维相当。开元初(713),玄宗遣使备礼至嵩征召卢鸿,再征不至。开元五年(717)玄宗又下诏征聘,诏书表示“虚心引领”“翘想遗贤”,要求卢鸿“翻然易节,副朕意焉”,卢鸿只得赴征,开元六年(718)至东都洛阳,谒见不拜。授谏议大夫,固辞,放归嵩山,赐以隐居之服,官营“东溪草堂”。卢鸿回山后,聚徒五百余人,讲学于草堂之中,成为一时之盛。自绘其胜景为《草堂十志图》,有摹本,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全唐诗》录存其**诗十首,名《嵩山十志》,为描写嵩山十景、歌咏自己的隐逸生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