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宿硖石寺下

朝代:宋朝|作者:赵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应已离尘缘。
松关暮锁无人迹,惟放钟声入画船。

猜您喜欢

  • 1.《瑶池唐朝·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 2.《宿侍其云叟书斋宋朝·李彭高斋解榻留我宿,破梦惊涛翻疾雷。水鸟时呼山鸟语,朝帆才去暮帆来。百年荣落真堕甑,一世称讥同死灰。珍重秦淮隐君子,只今风月且衔杯。
  • 3.《感事清朝·方鹤斋少年相重二毛轻,老去廉颇畏后生。卧阁宛如千日醉,登坛无怪一军惊。青袍座上犹饥色,白发田间有叹声。帐下美人多似鲫,不知城国为谁倾。
  • 4.《山家小憩即景效药名体宋朝·戴炳柴门通草径,茅屋桂枝间。修竹连翘木,高松续断山。仰空青荫密,扫石绿花斑。傍涧牵牛饮,白头翁自闲。
  • 5.《相见欢·赠季弟清朝·王士禄若为歌管销愁。荡离忧。忆逐残秋,征雁问扬州。意中漫,怜东阁,少淹留。谁识到来,翻送秣陵舟。
赵抃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

景祐元年(1034年),赵抃登进士第,除武安军节度推官。历知崇安、海陵、江原三县,通判泗州。至和元年(1054年),召为殿中侍御史。其后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旋改益州。召为右司谏,因论事出知虔州。宋英宗即位后,除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治平元年(1064年),以龙图阁直学士再知成都。宋神宗即位后,官至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晚年历知杭州、青州等地。元丰二年(1079年),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

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