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视之不可见其形

朝代:宋朝|作者:张伯端|
视之不可见其形,及至呼之又却应。
莫道此声如谷响,若还无谷有何声。

猜您喜欢

  • 1.《墨梅宋朝·张嵲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 2.《海棠白头公明朝·王汝玉海棠花发满东风,猩血妆成万朵红。银烛不来烧夜永,春情都付白头翁。
  • 3.《游云门宋朝·释了元一阵若邪溪上雨,雨过荷花香满路。拖筇纵步入松门,寺在白云堆里住。老僧却笑寻茶具,旋汲寒泉煮玉乳。睡魔惊散毛骨清,坐看秦峰秋月午。月明山鸟乱相呼,松杉竹影半窗户。...
  • 4.《送松月明朝·何瑭江西传檄奏奇勋,海上扬旗净寇氛。宪府论功谁并驾,铨曹书最已前闻。大同金鼓惊边月,甘肃烽烟肃陇云。自古全才兼将相,莫教人说范希文。
  • 5.《同张大司马至武陵庄舟中作明朝·李生容入舟武陵曲,为访平泉庄。绿树临流暗,青莎绕路长。一花迎客棹,诸翠拥山房。咫尺名园在,应同泛碧觞。
张伯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