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地颂·一物含闻见觉知

朝代:宋朝|作者:张伯端|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猜您喜欢

  • 1.《学圃斋杂咏五首·其二元朝·李昱野竹编篱细,山泉灌圃浑。碧瓜方布子,紫芋更添孙。
  • 2.《秀峰轩宋朝·焦千之可怜均是山中寺,惟有幽轩对此山。云拥秀峰来户外,烟和浓翠入窗间。回环似觉天形曲,登眺应疑地势悭。他景纵能穷目力,争如疏静养疏闲。
  • 3.《偈二十四首·其十二宋朝·释守卓岁时驹过隙,倏忽十月初。今年寒较早,前日已开炉。炉边向去者,各各护眉须。分明一路无寒暑,不知何日是归欤。
  • 4.《北行江上阻风明朝·朱芾煌荻港黄云压水流,风翻白浪打船头。长年莫道秋江冷,杨柳堤南是酒楼。
  • 5.《水哀十首·其九明朝·李江龙门流断眼中过,百载春光掷一梭。偕老本期终莫尽,朱弦无奈断来何。千年丹桂依明月,万丈长松附女萝。那料半途遭不偶,龙门流断眼中过。
张伯端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北宋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仙逝,飞升前留有《尸解颂》一首:“四大欲散,浮已空,一灵妙有,法界通融”。

张伯端与杏林翠玄真人石泰、道光紫贤真人薛式、泥丸翠虚真人陈楠、琼炫紫虚真人白玉蟾被奉为“全真道南五祖”(“北五祖”为: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帝君钟离权、纯阳帝君吕洞宾、纯佑帝君刘海蟾、辅极帝君王重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