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一介蹉跎略叙陈

朝代:宋朝|作者:洪皓|
一介蹉跎略叙陈,转喉触讳听於神。
正愁平子将除馆,强学申公亦谢宾。
厚貌深情非易察,磨肌戛骨不胜辛。
傍人门户休争气,惟愿归耕向富春。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送周誉卿尉通城宋朝·周孚别君所畦槐,忽已荫檐瓦。三年望归船,老屋勤扫洒。只今十日款,信是天所假。朝粳语已麋,夜烛醉还灺。儿童互窥觇,有客如此寡。观君岂癯仙,鬓苍面如赭。不应酸寒债,亦复...
  • 2.《卜居后东吴曰静欧学章明朝·王立道与君数相见,但讶往来疏。不惜买邻费,初营近市居。卑栖随燕雀,长物载图书。何日登楼赋,虚名愧应徐。
  • 3.《催君时归并寄君宜弟·其二宋朝·彭汝砺三复棣华赋,俛焉怀古风。少时贪壮决,老去自童蒙。以病故有病,既空何用空。不须多问此,万劫刹那中。
  • 4.《滹上谒禹祠明朝·石宝雪晴风暖庙门开,神禹旌旗尚未回。川上晚烟龙曳出,树头春色鸟衔来。地兼燕赵山河壮,人自陶唐雨露培。独采香芹荐明水,古松阴畔一徘徊。
  • 5.《白鹤山明朝·吴中吴兴多名山,兹峰特奇秀。不知自开辟,阴阳几昏昼。云有未髭僧,冥栖刻莲漏。香台俨有在,祥室已新搆。松下伏神龟,竹间走饥鼬。白鹤不受招,仙踪亮难究。伊昔屡登临,空翠...
洪皓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积极入仕,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

年少得志,二十七岁中进士,殿试中“北宋六贼”王黼左丞相、朱勔宁远军节度使,见洪皓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文才超群、答辩如流、绝非常人。欲招为女婿。洪皓侦知王、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就坚决回绝了。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原配无锡沈氏,朝奉大夫沈复之女、太常博士沈年之妹,封魏国夫人,绍兴八年十二十三日殁,享寿五十。又妣陈氏,宋高宗曾援笔撰《赞忠宣像》。

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洪皓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少师、信国公,赠太师,著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魏郡开国公,经纶满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格调高雅,议论精辟,考证确切。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