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少章潭雷锋马上口占·幽都风俗慕成都

朝代:宋朝|作者:洪皓|
幽都风俗慕成都,可待遨头指路隅。
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
客思剧饮逃三伏,人患苛留阻一呼。
回首未忘忧墨吏,渡江应不怕天吴。

猜您喜欢

  • 1.《满江红·刘朔斋赋菊和韵宋朝·吴文英露浥初英,早遗恨、参差九日。还却笑、萸随节过,桂凋无色。杯面寒香蜂共泛,篱根秋讯蛩催织。爱玲珑、筛月水屏风,千枝结。芳井韵,寒泉咽。霜著处,微红湿。共评花索句,...
  • 2.《挽贞烈为林惶春妻徐氏作明朝·王民俊山自淩凋水自乾,一腔心事付双环。颓流泛柏空濡急,砥柱回澜却等閒。匪石不波横濑月,行云深锁么高山。遥怜万劫湘江水,不洗湘妃竹半斑。
  • 3.《读坐忘论宋朝·张方平正一初传王远知,后来体用益精微。惟无矜贵为真地,但涉成亏即世机。松径风声犹有待,糠炉火候事终违。便令直了九丹术,不到坐忘何处归。
  • 4.《至邵州示胡强仲三首·其三宋朝·释德洪卢能岭上容君看,弥勒楼前借汝观。成佛捷途当举足,不须平地致艰难。
  • 5.《偈颂一百零三首·其九十宋朝·释月涧投子欲挂羚羊之角,争奈臭肉来蝇。荣禅客猎犬无灵性,徒恋枯桩拜,要且不甘。子云:出家人与么勿碑记。僧绕禅床一匝,便去。子云:有眼无耳朵,六月火边坐。)。
洪皓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积极入仕,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

年少得志,二十七岁中进士,殿试中“北宋六贼”王黼左丞相、朱勔宁远军节度使,见洪皓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文才超群、答辩如流、绝非常人。欲招为女婿。洪皓侦知王、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就坚决回绝了。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原配无锡沈氏,朝奉大夫沈复之女、太常博士沈年之妹,封魏国夫人,绍兴八年十二十三日殁,享寿五十。又妣陈氏,宋高宗曾援笔撰《赞忠宣像》。

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洪皓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少师、信国公,赠太师,著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魏郡开国公,经纶满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格调高雅,议论精辟,考证确切。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