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孙修撰顷法同舍讶予多忘有见过之意·未见古人心已倾

朝代:宋朝|作者:洪皓|
未见古人心已倾,扬鞭何惜一朝程。
自惭病忘非多忘,傥逐班荆即负荆。

猜您喜欢

  • 1.《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宋朝·柳永 前时小饮春庭院。悔放笙歌散。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朦胧暗想如花面。欲梦还惊断。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惟有画梁,新...
  • 2.《孙康书雪(夜映读书)元朝·孙平斋偷光不肯学康衡,千古先生以介名。造物怜人共清白,夜窗无月亦光明。恍疑藜杖吹烟照,谁信银河剪水成。他日乌台霜凛凛,依然气槩老书生。
  • 3.《游仙词·其八明朝·王邦畿金砂鼎里火红烧,咒铭天书岁月遥。阆苑秘方谁得见,玉瓶甘露手亲调。
  • 4.《初入罗浮山作·其一明朝·祁衍曾孙子纵长啸,庞公事偶耕。谢世岂无志,耻同尘网婴。伊余虽薄劣,托身直休明。乘时苦不蚤,敢云轩冕轻。自分不晓事,弃捐可终生。四百三十峰,林蔼有馀清。褰衣遂从之,庶用...
  • 5.《穆屯将歌清朝·毛澄将军养士如养獒,发纵指嗾追烟䬞。鱼肠刷土松纹膏,白羽朱肉啼哀猱。石头城下跳重濠,黔西猛兽纷腾逃。红勒盘雕蕃锦袍,团花渍血铁不挠。凭轼大呼风怒号,竖发上指星生毛。...
洪皓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积极入仕,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

年少得志,二十七岁中进士,殿试中“北宋六贼”王黼左丞相、朱勔宁远军节度使,见洪皓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文才超群、答辩如流、绝非常人。欲招为女婿。洪皓侦知王、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就坚决回绝了。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原配无锡沈氏,朝奉大夫沈复之女、太常博士沈年之妹,封魏国夫人,绍兴八年十二十三日殁,享寿五十。又妣陈氏,宋高宗曾援笔撰《赞忠宣像》。

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洪皓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少师、信国公,赠太师,著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魏郡开国公,经纶满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格调高雅,议论精辟,考证确切。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