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母亦以是月生行年七十有三矣有感而作

朝代:宋朝|作者:洪皓|
息肩弛担未多时,便祝郎君愿德弥。
念母年高班张老,为儒学浅愧萧师。
三年不问交邻道,万里宁知复命期。
南国人情都不远,赋诗怀远莫相疑。

猜您喜欢

  • 1.《铜雀台赋三国·曹植《三国志》版 从明后而嬉游兮,登层台以娱情。 见太府之广开兮,观圣德之所营。 建高门之嵯峨兮,浮双阙乎太清。 立中天之华观兮,连飞阁乎西城。 临漳水之...
  • 2.《游东禅寺·其二宋朝·洪刍野迥亭高眼倍明,悠悠芳草古今情。酒兼贤圣醒还醉,风有雌雄雨复晴。嫩绿连天谁与染,残红掷地自无声。冈回溪转藏岩寺,归路萧萧听马鸣。
  • 3.《春雪词明朝·石宝蓬莱宫中夜飞雪,蓬莱宫外春泉决。宫娥起听漏声乾,小阁红灯半明灭。阑干十二堆琼瑶,君王禦寒犹服貂。殿前内侍挝鼓急,报道銮舆视早朝。银烛影随花絮舞,煖云香逐佩环飘。...
  • 4.《春园即事·其四明朝·佘翔东风吹雨到江村,落尽梨花昼掩门。柳外莺声春自啭,一庭芳草暗销魂。
  • 5.《送施武陵之盐官丞明朝·沈鍊世皆卑道拙,余独叹才难。珥笔开千卷,抠衣博一官。戒行车骑急,饯别酒杯宽。吴会多山水,题诗好寄看。
洪皓的诗词曲代表作

洪皓(1088~1155),江西乐平人(今江西省乐平市)人,生于内忧外患纷至沓来的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卒于国破河碎的南宋高宗绍兴年代,在国家民族艰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怀康国济民之志,秉忠孝节义之,积极入仕,谱写了人生和家族的光辉篇章。是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

年少得志,二十七岁中进士,殿试中“北宋六贼”王黼左丞相、朱勔宁远军节度使,见洪皓器宇轩昂、仪表堂堂、文才超群、答辩如流、绝非常人。欲招为女婿。洪皓侦知王、朱两人都是奸臣蔡京的党羽,就坚决回绝了。在南宋任礼部尚书时,出使金国,被扣留在荒漠十五年,坚贞不屈,艰苦备尝,全节而归,被誉为第二个苏武。归赠太师魏国公,卒谥“忠宣”,原配无锡沈氏,朝奉大夫沈复之女、太常博士沈年之妹,封魏国夫人,绍兴八年十二十三日殁,享寿五十。又妣陈氏,宋高宗曾援笔撰《赞忠宣像》。

洪皓生八子:尤以洪适洪遵洪迈闻名天下,世有“三洪”之称,与北宋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苏”齐名。洪皓长子洪适,榜眼官至右丞相,太师、魏国公,有四十卷古文字学专著《释隶》闻世。次子洪遵,状元及第,官右丞相、同知枢密院事,少师、信国公,赠太师,著古钱币学专著《泉志》。三子洪迈曾任翰林大学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魏郡开国公,经纶满腹,用了近四十年心血,撰写了七十四卷《容斋随笔》,格调高雅,议论精辟,考证确切。世传“一门三丞相四学士”之美誉皆为正一品。,说的就是洪皓父子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