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哈蜕庵同年

朝代:清朝|作者:赵熙|

何处茅庵蜕此生,秋蝉敛翅不成声。便归同谷终如客,欲老辽东总畏兵。

四顾莽苍无去路,一官衰白梦前清。蜀山夜半梅花发,念子悲歌猛虎行。

猜您喜欢

  • 1.《堈碓元朝·王祯杵臼搜奇作碓堈,米翻堈滑恣舂撞。铁笼木末装全杵,皮护篘材倚半腔。频作低昂身与共,惯成踏蹑足须双。近随文轨通南北,不独铿鍧在楚邦。
  • 2.《冬日元朝·李昱冬日苦短不可说,况乃朔风吹倒人。邻童折屐走相报,江上无数梅条新。
  • 3.《次韵陈子思留别宋朝·毕仲游上马同寻旧路行,风林日暖自无声。此时话别难为语,山水淙淙聒耳鸣。
  • 4.《和晚北园宋朝·彭汝砺天气非相逼,东风已自归。乐游终少及,世事故多违。桃杏春如在,溪山暑尚微。早期荃楫泛,频纵角觞飞。
  • 5.《栗里明朝·朱茂晭陶令辞折腰,达生愧形役。余无腰下组,欣得附遗逸。志爱名山游,不待婚嫁毕。访古入栗里,摩挲醉翁石。颓然苍烟中,宛尔面犹识。茅屋隐在望,五柳共萧瑟。云山何渺渺,巾车...
赵熙(1867——1948),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蜀中五老七贤之一,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善书,间亦作。诗篇援笔立就,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蜀传有“家有赵翁书,斯人才不俗”之谚。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