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过宗武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海尾江头各自还,车音绕郭觅溪湾。
倚墙花尽蜂犹恋,隔院苔寒鼠亦闲。
放棹已迷桃叶渡,读书疑对敬亭山。
尊前老宿违摩腹,唾落零晴断雨间。
(冯蒿翁来游余与君皆去白下未及相见)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辋川集·栾家濑唐朝·王维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 2.《齐国佐不辱命春秋战国·左丘明   晋师从齐师,入自丘舆,击马陉。   齐侯使宾媚人赂以纪甗、玉磬与地。“不可,则听客之所为。”   宾媚人致赂,晋人不可,曰:“必以肖同叔子为质,而使齐之封...
  • 3.《登崖州城作唐朝·李德裕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 4.《自信州还贵溪明朝·朱大启小艇恰容膝,轻帆下溜滩。忽闻津吏语,斜月挂江干。
  • 5.《过沈闻大葭庄明朝·朱朝瑛伊人何在,在芦之漪。有堂有亭,有林有池。为丘不高,为壑不深。其室则迩,而有遐心。策杖以游,遵彼一曲。钓纶可垂,巾酒可漉。与子分手,于今六年。百尔所思,不如晤言。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