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程道存之罘出险图·梦痕犹并雪山浮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梦痕犹并雪山浮,十九年余一掉头。
又托漏舟迷死所,呼携丛稿塞横流。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约王宇斋游白云蒲涧不果诗以柬之二首·其一明朝·王渐逵九节菖蒲生涧烟,人传此地驻飞仙。何当共觅安期迹,数到秦皇汉武前。
  • 2.《慢金盏元朝·张观光我着这苦口儿说些良言。劝你那酒莫贪。劝你那财休恋。你可便久镇着南边夹山的那峪前。统领着军健。相持的那地面。但要你用心儿把守得安然。你可便只愁升。不愁贬。
  • 3.《章山永寿禅寺宋朝·蒋之奇老僧七十九,自说少游方。试问章山景,炉添一炷香。
  • 4.《拟寒山寺·其七十宋朝·释怀深善恶生汝心,汝心宜早戢。鹅烹语告人,狗死魂犹泣。警诫甚分明,愚耳终不入。苦果一朝熟,恐君悔不及。
  • 5.《立秋明朝·沈思孝刀尺新裁白苧轻,寂寥山馆早凉生。云窥林外双鸿影,虫识阶前落叶声。九塞羽书初告急,六宫纨扇几含情。总知秋色江湖好,为买鲈鱼压酒铛。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