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猜您喜欢

  • 1.《红牡丹明朝·王良佐沈香亭北午风微,香雾濛濛燕子飞。三十六宫春色好,大家齐试绛罗衣。
  • 2.《读十明论宋朝·释德洪了知无性灭无明,空慧须从戒定生。峰顶世间心已尽,莲开幻事观方成。尚无欣慕厌除念,岂有神通变化情。对现色身人不识,南风小雨共笼晴。
  • 3.《远别离明朝·石宝秦云陇树高复低,君去台轮西更西。亦知此别经岁月,临岐素手牵衣啼。山长水深觅无处,妾心如荼苦复苦。玉容憔悴金缕裂,犹忆徘徊出门语。春冰易消云易断,妾意如何不零乱。...
  • 4.《过安庆怀先兄帽山尝宰怀宁(名宦今祀)明朝·李一契弦歌声歇几周星,香火千年寄皖城。善治未题明道墓,瓣香聊识惠连情。
  • 5.《白头吟明朝·李孙宸昔者凤求凰,翱翔归故乡。今者呼凤凰,颉颃乃无常。新人枝上花,旧人花落枝。花落无再好,枝是旧花枝。与君久当炉,梳头不对镜。君心有改移,开镜始自省。君家绿绮琴,可以...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