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四夜发南昌月江舟行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露气如微虫,波势如卧牛。
明月如茧素,裹我江上舟。

猜您喜欢

  • 1.《浣溪沙·莫许杯深琥珀浓宋朝·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 2.《马诗二十三首·其八唐朝·李贺 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吾闻果下马,羁策任蛮儿。
  • 3.《题章江院宋朝·洪朋扶藜下城头,步屧踏禅窟。微径郁葱菁,宝殿高突兀。层晖注中塘,凝尘满丈室。惜哉古道场,回首思萧瑟。
  • 4.《又泛西溪诗十首·其九宋朝·刘跂淡淡春烟夕照微,渡头已觉行人稀。玉樽未尽宾朋意,两桨何妨待月归。
  • 5.《次韵顺上人登寿宁阁宋朝·释道潜昔过广陵日,兹楼亦盘桓。飞甍切星斗,鸿鹄争危栏。恍若随扶摇,九万直上抟。下视古帝基,萧条空湠漫。当时竞豪华,人物镂绮纨。孰谓千载后,故宫半耕残。城西旧辇道,缭绕...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