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孝陵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穿郭趋斜径,晴云片片逢。
春痕新草木,岩气隐虬龙。
残甓同遗玺,孤亭倒晚钟。
古悲收载去,仕女莫相从。

猜您喜欢

  • 1.《妾薄命唐朝·李白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
  • 2.《二铺清朝·方希孟飞鸟茫茫四望空,炊烟渐喜百家同。地居漠北山南内,人在枫黄稻绿中。鹅鸭一堂堪鬻子,牛羊漫野并滋酮。莫嫌异俗非淳古,树里团栾即大蒙。
  • 3.《送实上人还东林时余亦买舟东下四首·其一宋朝·释德洪世事但堪眼见,此生何殊梦游。未倩青山掩骨,且牵黄衲蒙头。
  • 4.《赠沩山湘书记二首·其二宋朝·释德洪住山心已老大,看云情转虚闲。东华软红纵好,无因飞到窗间。
  • 5.《拟古·其五元朝·刘绍大钧运神气,万汇各有形。弱肉竟强食,曷如无厥生。吾观虎狼徒,牙爪纷纵横。麟凤世乃稀,孰云保休贞。恻尔忆善类,终悲枭獍行。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