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春初堂望钟山余雪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余雪冠岩峦,高高水上看。
笳音切云起,人语落溪残。
钓稳鱼痕长,晴完雁背宽。
引春文石径,梅气自生寒。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再寄曹明甫宋朝·李正民忆昔陵阳寓学时,登山临水共追随。并游志气青云近,投老光阴白发垂。顾我家无阿堵物,喜君门有宁馨儿。仍闻岁晚聊栖棘,愿访茅斋杜拾遗。
  • 2.《苦旱热清朝·方仁渊骄阳不停晷,一月作炎暑。挥扇汗如漏,默念农夫苦。我乡旱尤甚,有水不能取。前日殷其雷,密云竟无雨。坐看苗叶槁,官长聋且瞽。今夏麦虽登,前岁不足补。河天照夜明,残月...
  • 3.《昔在横港西山与张季友仪父游相别各数年矣今冬邂逅于此相与饮酒道故旧甚乐因各为诗以见所怀宋朝·彭汝砺久别西山夜,每怀横水春。圭璋元自合,手足更相亲。颇笑曾参鲁,尤知管仲贫。酒行脩水石,诗就写松筠。薄宦分南北,浮生共屈伸。往来俱日月,出入见参辰。驿骑归何晚,邮书...
  • 4.《偈十九首·其二宋朝·释守卓四维风景寥寥,极目晴空廓落。孰为好丑是非,何用识情卜度。石火迸光,清秋一鹗。言前得旨已周遮,句后无踪徒摸索。劄著不行,秦时
  • 5.《送曾医士明朝·李学一方外逢高士,人前且说医。活人心素切,治病效尤奇。神术传何自,芳名冠一时。明将烹炼去,幸示复来期。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