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社耆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崩坼乱喧呼,有身复安寄。
片椽青溪上,老益慕气类。
忆溷鄂王城,得子好兄弟。
不恤文酒污,偷娱风雨晦。
兴移九曲亭,登降连数辈。
波江啮山根,钟响漏苍翠。
子为最少年,捷抚陶桓桂。
丧乱枳如发,瞬及易鼎岁。
长公促一瞑,痴愿瘗烽燧。
子专持画笔,力与鹿床配。
只影天北南,呵壁竢饿毙。
霜髯出海楼,重见活鬻艺。
赠幅愈清远,魂开桃源记。
踵营梁(节庵)纪(香骢)丧,风义在残世。
古来独行传,于子足流涕。
癖嗜诱题咏,今昔肯相弃。
差摅恶怀抱,硬语动长喟。

猜您喜欢

  • 1.《捕渔谣唐朝·曹邺 天子好征战,百姓不种桑。天子好年少,无人荐冯唐。天子好美女,夫妇不成双。
  • 2.《和白酒宋朝·彭汝砺村醪薄滋味,市俗固安便。酃水东湖咏,青囊杜甫钱。宴游知有地,尘俗自非仙。我醉非关饮,昏昏坐欲眠。
  • 3.《仙吕忆王孙元朝·郑廷玉粗衣淡饭且淹消。养性修真常自保。贫富一般缘分了。任白发不相饶。但得个稚子山妻。我一世儿快活到老同卜儿下。
  • 4.《夜访郑颠仙明朝·任环仙子云巢驾碧台,市城深隐即蓬莱。玄关不惜山人扣,夜半应惊鹤梦回。
  • 5.《送陈太史还朝明朝·李孙宸皇华次第赋春明,粤社人欢旧弟兄。岂为秋风生远思,翻怜周道促严程。青霜黄叶三江路,朔雪春云五凤城。正是石渠需视草,彩毫先为赋西京。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