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牢落临溪宅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牢落临溪宅,蹉跎抱古心。
老惊残岁改,醉恋远钟沉。
雁骛穿霄避,豺狼拥窟深。
犹期烽燧外,钟岭引孤吟。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送杨长史赴果州唐朝·王维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鸟道一千里,猿声十二时。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
  • 2.《鹧鸪天·寄李之问宋朝·聂胜琼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尊前一唱阳关曲,别个人人第五程。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 3.《古梅宋朝·赵公豫古折何如此,吾知本自根。历年香不改,易世骨犹存。祇守芳心淡,宁期俗士扪。逢春百卉艳,对此似儿孙。
  • 4.《送宋承旨还金华元朝·答禄与权金华之山,巍乎莫测。乃在牛女之墟,天池之北。自昔初平牧羊处,至今灵气钟名德。圣人立极开太平,贤佐乃有宋先生。先生读书逾万卷,雄才独擅文章名。至尊临轩时顾问,皇子...
  • 5.《长门怨明朝·江源金屋春如海,长门日似年。君恩原不薄,妾貌岂长妍。别殿闻清乐,中街长绿钱。君情倘不绝,万一旧人怜。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