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衢写寄元旦之作依韵和酬·抉目是何年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抉目是何年,归耕恐未然。
旧游同偃蹇,吾道倚狂颠。
忆汝孤罴坐,传声寒雁先。
老人星出海,垂照和歌筵。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过始皇墓唐朝·王维古墓成苍岭,幽宫象紫台。星辰七曜隔,河汉九泉开。有海人宁渡,无春雁不回。更闻松韵切,疑是大夫哀。
  • 2.《已亥杂诗·62清朝·龚自珍古人制字鬼神泣,后人识字百忧集。我不畏鬼复不忧,灵文夜补秋灯碧。
  • 3.《和任况之(原缺之字,径补)宋朝·苏过簪裳如缧囚,我生三年系。一落罝网中,遂负山林志。忆故晋阳城,访古寻前事。萧凉麋鹿游,正坐金汤累。西山郁峥嵘,气势翔天际。因知神所托,千岁有其地。绵绵邑姜祠,盛德...
  • 4.《五衮明朝·李景云 崔时佩馋穷酸饿鬼。馋穷酸饿鬼。卖弄有家私。莫不为图谋。我特来到此。怕有情人。乖劣性子。你只说道可怜见只身己。
  • 5.《重九日登啸卧亭明朝·沈光文重阳节至客心悲,托兴登临酒一卮。健挽石梁看没羽,醉摩字影读残碑。当年运数终穷九,廿载忧危共此时。为问生涯在何处,黄花知以晚为期。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