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登山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霁郭开吾意,孤寻瘗血冈。
放春茸短短,翻野吹茫茫。
石颗蛇遗卵,濠围鼠养疮。
难忘随牧竖,飞雨在残阳。

相关古诗分类

猜您喜欢

  • 1.《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宋朝·辛弃疾中秋饮酒将,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
  • 2.《烟林诗思图元朝·李昱青丝络头白鼻騧,林下春风踏落花。最忆吟馀饶野兴,淡烟斜照数归鸦。
  • 3.《寄题丹棱李令野亭宋朝·吕陶前山翠光凝,后圃秾秀合。惜此众景会,聊以一亭纳。地势得高爽,人情远嚣杂。纵怀百虑清,极望四远匝。风行讼牒简,昼永县扉阖。居常玩文史,间亦理杯榼。雅趣适安静,嘉章...
  • 4.《陈瑞山大巡过访以诗谢·其二明朝·王渐逵清霏凉吹涤轻尘,萝径蓬门亦借春。誉望久瞻程叔子,趋迎先愧蜀山人。深怜大雅时相挹,不怪迂狂故独亲。回首峰头萝月夜,白云翘望隔江蘋。
  • 5.《与愚上人宿天竺·其二宋朝·释道潜稽留峰北好林泉,珍重幽栖得所便。柏子烟中能宴坐,想无馀习可攀缘。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