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秉三先人熊翁所画卷·郎君儒雅亦谈兵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郎君儒雅亦谈兵,手泽摩挲念老成。
莫忘图中破茅屋,却灰飞尽待归耕。

猜您喜欢

  • 1.《太虚幻境对联清朝·曹雪芹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2.《寄友明朝·申钦广陵三月已飞花,汉水孤帆落日斜。新结茅茨分洞府,欲随麋鹿作生涯。平波细雨催耕犊,曲水游鱼上钓叉。举世尽从忙里过,似君行乐独堪誇。
  • 3.《石壁头宫新春联清朝·廖厚初祀重桃山,喜今朝门户更新,百代馨香荣俎豆;儒宗穗岭,幸此地宫墙未远,千秋理学溯渊源。
  • 4.《赠章少府明朝·佘翔豫章需上国,一命佐鸣琴。舄借双凫影,庭分五柳阴。贤劳推骥足,抚字见鸾心。自是神仙尉,莺声啭上林。
  • 5.《游丝明朝·余旭弄影晴空处处奇,轻浮偏住落花枝。千经暗织春情懒,万缕閒萦昼景迟。带雨依微牵露网,因风撩乱藉蛛丝。何人为报天孙道,欲制云绡得几时。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