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庵尚书寄赠见怀二律依韵和酬·敷坐同残衲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敷坐同残衲,题轩欠此君。
(山谷有题元上人此君之作)邻园闲倚杖,溪水自成文。
怀旧悬灭壤,飞吟破海云。
寒阳辉几榻,鹤唳已能分。

猜您喜欢

  • 1.《寄倪元镇六首·其三元朝·王畦茅屋柴门少市人,时看麋鹿走踆踆。风前忽见飞花堕,想是山中又一春。
  • 2.《次韵奉答韩景中姻表戍见寄·其一元朝·虞堪离愁迢递每相干,劲草支风也自寒。切莫凭高叹摇落,举头见日是长安。
  • 3.《石阡春望有怀明朝·祁顺春遍穷荒万物荣,临高一望眼双明。新阳散尽浮云色,幽涧频添过雨声。花鸟不殊华夏景,江山犹是异乡情。美人别久牵惆怅,尊酒何时许合并。
  • 4.《大圣乐明朝·吾邱瑞小旦:兵家事胜负难分。要和衷竭力攻进。若方圆枘凿相纷兢。急难里怎支撑今日主帅把这米送与温爷。。正是扶危济难恩相顾他。感德衔恩意自倾。生:你去多多拜上温爷。我明日...
  • 5.《遣力南归寄陈宗典布邦直梁体立梁任伯诸丈明朝·李畅力耕曾共岭云东,一别音尘渺去鸿。赋就北山愁自结,梦回南浦忆谁同。故园怅望关河外,薄宦行藏涕泪中。此夕怀人迥无寐,萧萧凉雨滴疏桐。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