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宗武宅宴集赋纪并示坐客吴宽仲同年

朝代:清朝|作者:陈三立|
邻巷吟人引酒卮,初逢上日雪消时。
浓花照坐惊催发,侧帽摇灯欲自奇。
醉语漫存人物论,老怀最忆草堂诗。
襄阳耆旧风流在,千里莼羹恋滑匙。

猜您喜欢

  • 1.《鹧鸪天·西都作宋朝·朱敦儒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云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2.《知赵鼎臣赠吕令二首·其一宋朝·周行己幕下胸中水镜寒,否臧定不失毫端。要知四海皆兄弟,莫作前人青白看。
  • 3.《再次按察司题壁韵明朝·江源楚水孤舟蜀道车,忽惊枪鸟又春馀。十年骨肉长抛别,半纸功名任卷舒。几昧变通方学易,耻随流俗幸知书。等闲爱杀江门老,竹杖生吟信所如。
  • 4.《张曲江祠明朝·何其厚庙貌森严紫翠间,犹馀风度照庾关。却封不惧寒仙客,计叛空怜走禄山。金镜千秋披赤胆,玉环万古锁愁颜。峨眉山上看啼鸟,始信开元可召还。
  • 5.《厓山吊古·其三明朝·李之世崚嶒奇石倚晴霄,大海风云压暮潮。涛覆星辰惊地轴,阵连鱼鸟撼天杓。人亡故国山河在,碑隐荒苔世代遥。无限哀魂招不得,断猿啼处草萧萧。
陈三立(1853年1023日-1937年9月14日),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近代同光体派重要代表人物。

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国学大师、历史学家陈寅恪、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与谭延闿、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于1892年壬午乡试中举,历任吏部行走、主事。1898年戊戌政变后,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被革职。1937年发生“卢沟桥事变”后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军欲招致陈三立,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不幸忧愤而死,享年85岁。

陈三立生前曾刊行《散原精舍诗》及其《续集》、《别集》,死后有《散原精舍文集》十七卷出版。